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章:互联网时代的节点 (第2/7页)
到原价烟,平头百姓抽的红塔山基本上都要三五块钱一包。 等到88年七月份,国家宣布对十三中名烟放开价格,施行市场调节。这十三种烟里面,玉溪卷烟厂就分到了四种,分别是阿诗玛,红塔山,云烟和玉溪。而在这四种烟里,红塔山和云烟在那个时候的国内烟草市场是绝对的霸主。 老烟民们所说的“红塔不倒,紫云长存”说的就是这。 随着烟价放开,玉溪卷烟厂的利润突飞猛进。红塔山从原来一包一块三涨到了五块钱,紫云从原来的一块五涨到了六块五,这两款主打产品一下子就让玉溪卷烟厂翻身当了主人。 在这一年,全国上交利税最多的前十家企业中,玉溪卷烟厂名列第五,经济效益跃居全国轻工业之首。褚实本人,更是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而真正让玉溪卷烟厂成为国内烟草霸主的,则是褚实践的一个创新举措;为了突破国家对烟草的产量管控,褚实践绕开了有关政策,通过并购云南其他省份的小烟厂充分放大产能。 到了95年左右,以玉溪卷烟厂为主体的红塔集团已经可以创造利税高达两百亿以上,占云南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相当于当时四百多个农业险的财政收入总和了! 到了97年的当下,红塔集团的无形资产为三百多个亿,在中国所有品牌中位居榜首。在褚实践任职红塔集团领导的十七年里,红塔集团总共纳税八百多个亿。 据说一个大领导去视察红塔集团的时候都被震惊了,当看到红塔集团的盈利和纳税资料之后当场就发出了感叹——这哪儿是卷烟厂,这简直就是印钞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