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试探 (第3/7页)
么这家企业肯定就会在收回成本之后,撤离当地留下一地鸡毛。 但是如果任由他们继续这么搞下去,你地方上既培养不出真正的产业链条,还要继续忍受着这种错误招商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个后果,包括当地老百姓的耕地,水源,生活环境污染。原本还能够过得去的农林产业和畜牧业遭受影响。 等到呆些年,咱们国内的用工成本一旦上涨,那个日企一撤,这个市的经济肯定就完了。赵市长,你以为这样的产业结构,中央会不会喜欢?” 听着吴敬连举的案例,赵天成和在座的几个干部是面面相觑。 从彼此的目光中,他们都看到了一阵后怕。 不顾众人的目光,吴敬连的表情严肃了起来:“现在有很多地方的干部,为了求gdp,为了求一时的,一任的政绩,不顾未来,不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揠苗助长,甚至是不顾百年之后子孙的福祉胡乱施为,这种现象在不远的将来,肯定是要有帐算的。我们是要发展,但是要的不是绝户的发展,而是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中国的经济振兴,是以百年为单位的经济振兴,而绝对不是打了兴奋剂一样奋发十年二十年,颓废三十年五十年的振兴。” “所以在绥城走了一圈下来,我看到目前生产设施完善,未来规划清晰,有完整的技术人员升迁渠道,人才培养孵化流程的企业,只有绥远这么一家。我由衷的希望,这样的企业能够越来越多。不光是在绥城,而是在我们国内的各个城市。都说实业兴国,我们要的实业,就是这个类型的实业。” “说得好!” 随着吴敬连话音落下,赵天成狠劲的拍了拍巴掌。 “吴先生今天这一番教诲,真是让我们大受裨益。这可真是指路明灯,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