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商人经 (第1/8页)
马路义卖越来越火爆了,一到黄昏就客似云来。 除了第一天需要祝玉燕亲自下场喊话之外,第二天起,大家都自动自发的学会喊话了,还添了许多细节。 于是江南纺织厂厂长带着小姨子跑路的故事就流传了出去,甚至被人当成真的了。 送来的日本产品也从一开始的只有碎布片到什么产品都有了。 摊子越铺越大,占的路面越占越多,渐成一景。 祝玉燕见此情景,又说服平田佳子为代表的日本商会,在马路边上搭了一排棚子,再从路灯那里接了电线,挂上了电灯。 慈善马路义卖会正式升级为夜市。 商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气氛远比商品更重要。也就是俗话说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人气就等于卖气。 人聚集的越多,潜在客人就越多。 人都是有聚众性和趋从性的。 当一个地方聚集了许多人,无形中就令人相信这里是安全的。 其实日本商会最想要的就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他们千方百计想要在城市中打开市场,但一直都没有门路。 一开始日本商会借助良民证卖米卖粮食,但成效不大,因为在中国百姓眼中,日本人就等于日本兵,日本商人哪怕没有拿枪拿刺刀,在中国百姓眼中他们也拿着枪和刀。 要不是饿得没有办法,根本不会有百姓去日本商会的门口买粮食。 而且为了防备可能存在的反动人士,日本人就把良民证和商会卖粮结合到了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