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张诚恐有安禄山之心 (第6/7页)
往辽东监战后,他在崇祯皇帝跟前也没少夸张诚的忠勇敢战。 尤其是刚才更对张诚的“忠、勇、能”三方面,都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可恰在这时崇祯皇帝说出了那句经典之言,叫他如何能不为张诚有所争辩? 如果,王承恩不为张诚争辩,那他在辽东监战便有失职之嫌,且刚才对于张诚的一番夸赞,也让他无法解释。 最为关键的还是王承恩本心,对于朝廷上的几位阁臣就深有些想法,所以才会有此番举动和言语。 不过,他的话也确实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崇祯皇帝的痛点,尤其是那句“谁又是唐玄宗?” 唐玄宗就是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孙子,其生父是李旦,他既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始作俑者! 唐玄宗在统治唐朝的前期称得上是励精图治,他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大有作为,一举开创了被誉为大唐极盛之世的“开元盛世”。靤 这些其实也很符合崇祯皇帝的意愿,若是唐玄宗的生命在这时结束,说不定他也会成为崇祯皇帝人生目标的一个参照模板。 但唐玄宗在统治后期宠爱贵妃杨玉环,耽于享乐,生活上变得极度奢靡,而在政治上也开始变得腐败起来,他怠慢朝政,宠信jianian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 更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将领,试图利用他们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 最终为唐王朝迎来了长达八年战乱,耗尽了开元盛世积攒下来国运与民气,使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为最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