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_第二百七十七章:备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备战 (第3/7页)

将功折罪。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则是率领宁远强攻最后发起攻势,他主攻的地方是女儿河与小凌河交汇处,这里河面虽略为宽阔,但水流平缓,且两岸又皆适合登陆作战。

    一旦吴三桂攻到北岸,再向前攻打五六里,便是锦州城的南关所在,他这里才是明军进解锦州之围的主力。

    因此,蓟辽总督洪承畴对他这一面,也是寄予厚望,特别嘱咐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要他集中神机营半数以上的火炮,在此处压制对岸的炮火,全力襄助吴三桂作战。

    此战关键是唐通、马科与白广恩三位总兵,能否吸引住清军主力的注意,能够吸引住多少清军主力?

    若是他们阵前不用命,未能将清军注意吸引过去,吴三桂这一面恐也难有大的作为。

    所以,蓟辽总督洪承畴才在今日,亲临阵前,到唐通等三人营中为他们打气鼓劲,也是为了进一步向他们三人言明利害。

    …………

    其实,明军若是想进解锦州之围,最终都要进行渡河作战,无非是选择北上渡过女儿河,还是东进渡过小凌河。

    单从地势上也可以看出,石门山与黄土岭到小凌河边上,由于地势狭窄,平川之地不多,所以己方的兵马很难施展得开。

    如此一波只能渡过几千人,这样的作战,无异于添油战术,而清军则可以在锦州城东、城北,迅速调集人马,摆开数倍、甚至是十数倍的兵力。

    这也是洪承畴不支持张诚向东攻过小凌河的缘由所在,无法一次渡过足够的兵力,每次清军都可以采取以众击寡的战术。

    而明军的战力本来就弱于清军,再被其以众击寡,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