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大寿之家,尤为侈奢 (第2/7页)
百门之多,所形成的立体防御炮阵,又岂是奴贼仅凭盾车与精骑便能突破? 然而,除了小股鞑子哨探的sao扰之外,接连数日下来,却始终未见奴贼大举来攻,这使得明军上至总督洪承畴,下至普通军士都暗自狐疑不已。 ………… 其实就在明军上下对清军的动向胡乱猜疑,担心其不知何时来攻之际,清军的内部却平静得很。 就连前几日对多尔衮的反攻之言信以为真,热火朝天打制盾车等攻坚器械的豪格与阿济格等主战派,都已是偃旗息鼓起来。 原因无他,除了多尔衮与代善这两个有资格决断之人,对于反攻明军驻守的土城之心不坚定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便是粮草,已经捉襟见肘了。 清军为了锦州这一场战事,举国动员,除了各旗中披甲勇士被征调出战,就是他们旗中青壮男丁也尽被征调,随军充作跟役使用。 当然在战事需要的时候,他们这些跟役也要与披甲勇士一般上阵杀敌,而余下老弱与妇人则辅助运输粮草等事。 但清国毕竟土地有限,能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少,且又都处在冻土带,每年只能耕种一季,正是因为自己家里的粮谷不足。 清国为了这一战,不得不压榨蒙古各部为其输送粮草,尤其是作为被其征服的兄弟之国朝鲜,更是成为其粮谷的重要来源。 而今,清国一方便有近十万兵马聚集在锦州城下,使得他们的粮草供应一下子便紧张起来,虽然从各地都有人背、马驮、车拉的队伍,往锦州这边汇聚,但远水解不得近渴啊。 在锦州北数十里外的义州城中,存放有大批的粮谷,是清国大军的粮仓所在,各地运送而来的粮谷几乎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