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3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2/6页)
决策之外。利用张延龄率军征战在外的契机,来个木已成舟米已成炊。这更说明,杨廷和等人同张延龄之间并非一路人,他们之间是有着极深的矛盾的。 朱厚熜读过太多历史上王朝之中的倾轧和争斗,他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现在的情形无非便是,杨廷和等人瞒着张延龄做决策,张延龄得到消息赶回京城,所以直接搅黄了登基大典。说白了,这两帮人只是为了权势互相的争斗罢了。 而自己其实只是他们争斗的一个工具。对于张延龄而言,他对自己倒并非是有什么恶意,而是因为自己是杨廷和他们选定的人选,所以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反对。说白了,即便不是自己,而是任何一人。只要是杨廷和他们瞒着张延龄提出的人选,结果都是一样。 本来若真能生米煮成熟饭倒也罢了。张延龄就算知道了,也不能将已经即位的皇帝赶下台。坏就坏在被张延龄给赶回来了,才有眼下的僵局。 杨廷和等人跑来要自己下旨,对张延龄采取强力措施。这听起来似乎是合理的行为。但是朱厚熜却明白,这是杨廷和他们拿自己出来替他们清除政敌做挡箭牌。杨廷和他们要借自己的命令对张延龄动手,事后所有的黑锅都得自己来背。 张延龄不光身份地位高,在大明军民之中更是威望极高。他又有朱厚照的遗诏在手,皇上又遗命他为大都督。杨廷和他们根本不敢对张延龄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正当理由。若强行动手,那将激起天下人的众怒,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 正因如此,他们才跑来要自己下旨。拿自己的这旨意当令牌去行动,将来引起的一切麻烦都得自己来背锅。 自己一个新即位的皇帝,即位一开始便杀了朝中最大的功臣,在大明声望极高的张延龄。自己这个皇帝还能做的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