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3/4页)
呢?有没有可能选择另一个角度入手,dao们有什么看法?】 谢清言对全息技术也有了解,还记得刚到星际那会儿,他就被海市蜃楼一般的全息影像震撼到了。 这种曾经只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技术,在星际时代已经是最基础的配置,就像现在每个家庭都有电视一样。 刚到星际时一切都是陌生的,而全息这个能让他轻而易举联系到地球的技术,自然而然得到他的关注。 谢清言也是那时候将这项技术的发展史和相关技术都研究了个透彻,现在再看到这个话题,他莫名有种宿命感。 心有所动,谢清言看了一会儿其他人的发言,讨论的方向基本上都在光全息技术上。 诚然,光全息是全息技术的开始更是基础,但仅仅也是基础而已,实际上要在全息上有所突破,不一定死磕光全息。 谢清言想了想,点击回帖便留言参加讨论。 【游客110:全息技术分为光波记录和再现两个步骤,难点主要在第一点捕捉记录光波上,而现在的3d成像不是全息,重点就在于记录时并没有形成全息图。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在第一步记录光波时,抛开现实的光学,利用计算机来模拟,通过计算机的设计或者人工制作获得三维数据、三维模型,在进一步制作出全息所需要的全息图,得到全息图后再利用衍射重现物体光波信息。】 谢清言点到为止,他觉得自己只是稍微说了另一个思路,就算他不说,肯定也有人能想到。 不过想到归想到,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大家肯定不会认为有人能跨过传统光全息,还与数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