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一千两百六十六节 变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六十六节 变迁 (第4/9页)



    更命在各州、郡,分别设置由国家建立和保障的州学、郡学两级学府。

    以各大学苑、私塾,每岁考入州学、郡学的弟子数量,作为考核和评判其优劣等级的重要筹码。

    而州学、郡学,则作为太学生的重要来源——经过考核后,只要达到太学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录为太学生,进入太学学习。

    而太学生,乃是天之骄子,号称丞相门生!

    只要毕业,就能授官,无须通过考举。

    七年来,太学规模不断增加,如今,已经从过去的每年不过五十人,增加到了上万人。

    武苑和太学中的留学生,还不在此列。

    这些变化,在外人眼中,乃是丞相大德,效仿孔子,大兴教育,泽被苍生的举动。

    但在文士和马车主人眼中,却非如此。

    实则,他们都明白,这是丞相与他的‘定策扶危功臣’集团,为了自身权柄与富贵、地位万万年做出来的决定。

    马车主人,更是亲自参与了这些决策与政策的制定。

    ‘我注经义’,是为了掌握话语权,也为了让人忘记刘氏旧德,忘记建章宫里的天子,忘记国家大权,落入丞相等人之手的计划。

    而兴学立教,更是为了进一步分裂和削弱大儒们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儒、鸿儒们有事情做,不至于有傻子忽然想起建章宫的天子还在呢,免得他们脑子发热,想要尊王锄jianian,扶保王室。

    而扩大太学生的规模,不断增加教育支出,则是为了培养新官员和新文人,用他们取代旧官员和旧文人。

    现在看来,这些计划和政策的效果,好的出奇。

    如今,为了各自的学苑和道统,地方州郡上,那些大儒、鸿儒们,纷纷自立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