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一千两百六十一节 开拓时代(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六十一节 开拓时代(2) (第7/8页)

个个刺头被拔掉,而效忠丞相的人,个个都飞黄腾达,富贵齐家,于是,上上下下都没有了意见。

    毕竟,给刘家效忠和给张家效忠有区别吗?

    都不是学的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现在,张家开价和给出来的酬劳,可比刘家过去大方多了。

    更何况,丞相是那样的英明神武。

    其所布下的恩泽,比之刘家,要高了不知道多少!

    旁的不说,当今丞相主持国家后定下的防疫法、免役法和农桑法、农田水利法,造福了无数人。

    其新立的厚生局、保赤局,救下了数不清的妇女婴儿。

    更不提,他手底下推广的新丰麦、江都稻等高产作物,几乎堪比神农氏的功德。

    这么多年来,大汉人口不断增加,但土地产量也同步增加。

    于是,纵然水旱之灾不断,然而国家上下却无流民、灾荒之事。

    曾经史书上记录的‘易子而食’,再也没有出现过。

    对读书人而言,神器,有德者居之。

    所以,这几年来,上书劝进的人,络绎不绝。

    就连刘氏诸侯王,也开始上表劝进。

    全天下都说:丞相功在当代,福泽千秋,除丞相,谁人可能王天下?

    然而,那位丞相的心思,却无人知晓,所有上书,他都按下留中,依旧每日上朝理政,依旧对那位不过八岁的小天子,以礼相待,尊若天子。

    只是,丞相自己不表明态度。

    然而,天下人却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取舍。

    如今官场上,再无人说‘为天子效命’,而是全部改口‘为丞相效死’。

    建章宫的天子,就连在奏疏中,也没几个人提起了。

    特别是杜悦这样出生太学的太学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