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节 (第5/7页)
够达到心愿。” 洛礼嘿嘿笑起来,洛长正色道:“带你来是因为叔父现在筹谋儒家,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王道囊括万千,哪里是一个区区儒家就能概括的呢? 昔年老子所著道德经,同样是王道,甚至是比儒家还要立于不败之地的天道。” 以洛国的底蕴,自然不可能仅仅掌握一个儒家,而且儒家虽然是王道的一种,但并不是全部。 至少老子的学说之中所蕴含的智慧就完全不逊色于儒家,尤其是关于治国方面,老子的思想是高屋建瓴的。 儒家最大的优势是典籍之中的那些话听起来实在是太美了。 别管能不能实现,一听起来就觉得这是正路,像是太阳会让人感到温暖。 反观法家,一项项措施的确都是能强国的法门,但是太不中听,除了君主之外,任谁看来都是反派。 洛长来到这里是要寻找一部比较关键的典籍,两人绕过两个大大的书架,在一大卷竹简面前停了下来,他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书简说道:“礼,你看到那十卷书了吗?那就是法家的源头之一!” 洛礼抬头,便见到在书架竹简旁边写着《管子》二字。 “兄长,这难道是昔年管仲所著吗?” 管仲在诸夏列国之间有着赫赫威名,辅佐桓公五年而霸天下,这是再也没有臣子达成的战绩,由于管仲行法家之实,行王道之名,所以儒家和法家都非常的推崇管仲。 “没错,这就是四百年前齐国冢宰管仲的思想,其中有管仲对国家强盛的思考,还有各种改革的深层原因,这实际上是学宫之中法家的思想源泉之一。 但是现在的霸道法家将管仲提高君主威权和驱使兵民的那一套发扬光大,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