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86【騒cao作】 (第1/4页)
而就在项南和章子祎忙着拍摄《我的父亲母亲》之际,项南之前参演的《没事偷着乐》也在五月份正式上映。 项南虽然只在里面演了个配角,所有戏份加在一起,还不到十分钟,就是个男三、男四。 但是致青春工作室却是遍天发稿,鼓吹项南的演技、戏份的重要性,以及在剧组的好人缘儿,闹得倒好像他是主角一般。 仗着九零年代,娱乐圈还不兴炒作。像冯鞏、丁佳丽、李明起、王劲崧等人,就是老老实实的拍戏,拍完戏也不知道去宣传,所以被项南轻而易举的摘了胜利果实。 “去看《没事偷着乐》吧,袁华主演的~” “他出场虽然不多,但演得是真好。那句‘我快憋屈死了’,真的说出我心声了。” “袁华的演技是真不错,我觉得电影里,就属他演得最好。你看报纸、杂志上都夸他~” 平头百姓们都议论纷纷道。 法國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大众没有辨别的能力,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因此他们迷信权威。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致青春工作室如今就是利用舆论来影响民众。九零年代,报纸、杂志等纸媒,还是很有公信力的。 而且,除非演员的演技真的太烂,烂得都让人觉得辣眼睛,普通民众是无法判断演技高低的。 因此当舆论普遍吹嘘项南的演技,吹嘘他的人气,吹嘘他的重要性时,民众就会很容易信以为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