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68【大难临头】 (第3/4页)
样的事情;二来,能力有限,并不是谁都有人脉。就算意识到有问题,也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七月份时,葡萄开始成熟。 项南的葡萄因为照顾的最好,水、肥都充足,所以最早成熟上市,水果商都来采购。不到一周时间,四百吨葡萄基本销售一空,一百多万人民币袋袋平安。 眼见他大把大把的赚钞票,村民们对今年的收成就更有信心了。 但当他们的葡萄也开始成熟之后,噩梦却来临了。 同时段,一起成熟的葡萄超过千万斤,单是玉泉营就有七百多万斤。 水果商实在收不过来,也实在是卖不出去。因为銀川毕竟是个二线城市,消费能力有限。上千万斤的葡萄,家家户户天天吃,天天买,也买不完,吃不完的。 因此,葡萄价格一路下跌。 项南卖得时候,因为产量还小,所以每斤能卖到一块五、一块八,甚至两块。 但到这会儿,葡萄价格则一路下跌,六毛、五毛、四毛,甚至跌到了三毛、两毛。 这样的价格卖出去,果农连化肥钱、水钱都收不回来。更别说因为种了果树,没法种庄稼,损失了种庄稼稳赚的几百块了。 …… “哎呀,这个价格太低了,都不够成本,你再提一提嘛。”杨三懊恼的道。 “额还咋提嘛。你是不知道,现在城里葡萄泛滥成灾,哪儿哪儿都是葡萄,根本就卖不上价。不信,你自己驮葡萄商城里卖,看看能不能卖出去。”果贩解释道。 “哎呀,这不是活要人命嘛。”杨三听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