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6【助学基金】 (第2/4页)
生娃,还得打工,还得种地,一辈子就这样了,困在最底层,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她们总说你、麦苗、水花也没有上学,现在却都是大作家、大老板、大经理,所以他们孩子的不读书也有出息。 可是,他们不明白,这个概率有多小。全中國几亿农民,农民作家有几个,农民企业家有几个?哎,见识短浅、见识短浅!哎,可怜的孩子们,都被家长给毁了。” …… “白老师,你莫生气,你得这样想,额们那个时候,不上学,确实没出路。要么种地,要么放羊,一辈子就在那个穷山沟里了。 可现在形势不同了。不上学也能有钱赚,你看咱玉泉营,多少开饭店的,开商店的,开旅馆的,都发了财。他们也没有文化么,大都是小学文凭。”马得福劝道,“所以我说,他们的出路,不只读书一条……” “你放屁!”白老师啪得一拍桌子道,把大家都给吓了一跳,“不读书,是没有前途的。你光看现在能赚钱,你咋不想想以后呢。 没有知识,就只能一辈子打工、种地。她们现在才十三岁,要打一辈子工,种一辈子地。往后的五十年、六十年,她们再不会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她们将来有了孩子,因为她们见识有限,文化有限,那么孩子的教育也会出问题。到时候,一辈儿接一辈儿,就永永远远没有出头之日,永永远远要困在底层了。” 马得福听他这么说,顿时露出羞赧之色。 “白老师,你说得对。不读书没有出路。”项南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