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104章:又病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又病了 (第5/7页)

丞相也速一战打败了李文忠,杀伤明军将近两千人,并且通过凿船堆石方式将沧州通往大都方向的卫河连续填塞了数十里,双方在沧州一线僵持下来,大都也重回平静。

    这也是一个问题。

    李文忠资历终究不如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因此,元廷根据老朱的人事部署,判断明军短期内不会北上,再加上元丞相也速填塞了运河,又给大都了一份安全感,算是稳住了至正帝父子。

    问题是,运河真的很重要。

    若不是有某个暗度陈仓的计策,明军下一步的进兵路线,就是沿着属于京杭大运河北线联通黄河与大都的卫河一线,一路北上。

    沿水路而进,这是明军一贯的做法。

    毕竟明军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以及,还有关键的一点,这么做,可以一路通过水道补充给养,既减少对民夫的征用,又降低路途的消耗。

    传统大军远征,往往是十万大军,要跟随数十万民夫,明军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凭借水路河运,哪怕当下前线已经北到沧州西出潼关,全军征用负责后勤的民夫也还不到10万人。

    当下,元丞相也速填塞了卫河,到时候,沧州到大都的一段,明军就只能转向陆路。

    好在这本就是既定的策略。

    河运可以输送大批给养,但要说速度,少量船只或许比陆上要快,但十万级别的大军转进,还是走陆地更快捷一些。

    问题是,后续的给养输送,也只能走陆路。

    若是大都围城旷日持久,那就会很麻烦。

    无论如何,北方顺利关门之后,这边也发动突袭,先围了大都,再说其他。

    各部前线部署完毕的同时,就在两天之前,常遇春也带着第一批一万五千精锐骑兵沿黄河而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