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金手指都要用光了 (第10/11页)
:“小人私下也有想过,这玻璃,一年对外贩售10万斤或就够了,再多怕是要掉价,大人觉得如何?” 朱塬点头。 哪怕各路豪商再有钱,哪怕内外各国消费潜力再大,只是玻璃的话,终究有个限度。 乔旺对玻璃的定价大概是每两玻璃一两一钱黄金。 当然,这是平均。 根据不同成品的工艺难度,或有调整。 综合起来,每年向市场供应十万斤,赚上一百多万贯,这已经相当于当下大明的盐税级别。 不能贪心。 说过这件事,朱塬想想没有其他,正要送客,见乔旺欲言又止的模样,问道:“还有事情?” “是那水晶,”乔旺道:“小的近日发现,有人用水晶冒充玻璃,差点都要得逞,大人……不若这水晶生意,也给了咱们吧,好管着些?” 朱塬一愣。 曾经倒是听说过用玻璃冒充水晶,这……用水晶冒充玻璃,还挺颠覆的。 再想想,也大概明白。 相比天然水晶,当下玻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塑性。 比如,同样制作一个杯子,玻璃用一般炉温就能烧化,然后塑形,相对简单。反观水晶,只能用手工方式打磨,一个水晶杯子,可能需要工匠花费十天半月甚至更久才能完成,最终的成品,价值其实也和玻璃差不多。 而且,外观往往还没有玻璃好看。 朱塬曾经在一些博物馆里见过不少古代的水晶制品,大部分都‘粗糙’到丢垃圾堆里都没人捡。然而,放古代,那就是宝贝。 这还只是打磨。 再就是,天然水晶,并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