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节战略欺骗 (第4/6页)
起见,与红俄军事理论相近的德国┴军校留学生是个不错的代替。 至于完成时间,不会太短,此次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欺骗的是这两个国┴家最为聪明的一群人,需要一点点的误导对方,欲速则不达。” 德国和红俄军事理论相近,这可不是左重胡说八道,这里面有着历史原因,细究此事还要从上次大战说起。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标志着欧战的最终落幕,德国除了要割让国土,放弃海外殖民地,承担巨额赔款外,军事方面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陆军不能超过10万人,军官不能超过1.5万人,解散德国总参谋部和军事院校,取消义务兵役制度,禁止德国拥有战车、飞机、重炮、毒气、潜水艇等新式武器。 这些条款不但激怒了德国┴军官团和民众,更让德国发现自己仅存的武装力量不但无法应对国内问题,在面临波兰等新兴国┴家时都很难自保。 相比于对德国的羞辱,协约国对红俄的压制和孤立更加直接,除了将对方排除出凡尔赛体系,英美等国还组成联军干涉红白大战。 对于国际形势恶化和自身安全的担忧,德俄放弃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敌意,开始试探接触。 1919年底,双方就借着遣返战俘问题开始磋商军事合作。 1920-21年爆发的俄波战争,以及法国为了战争赔款接管德国鲁尔区事件,更加刺┴激了俄德两国对重新武装自身的渴望,并推动双方的军事合作走上快车道。 军统柏林站从秘密途径侦知,19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