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_第3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第2/2页)

种处境是一层一层压下来的。”

    “唐朝科举制度还没有那么健全的时候,很多士子都会提前给达官显贵和文坛名人投卷,”伍爱华不由说道:“当时很有名的一首闺怨诗就是投卷诗,《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文人臣子非常喜欢通过闺怨诗将自己类比成女子,而君王上官类比成丈夫,就是因为女性这一种处境和他们在低位时非常相似。”

    伍爱华在这个话题上又发散了一会儿,认为自己确实不能这样下去了,再继续发散下去,今天都说不完典妾和这期视频的重点!

    所以伍爱华赶紧圆回来:“这也是我们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经常看到的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么宋朝是出于怎样的经济基础,才让未婚女子都敢去当典妾,而不怕自己被乡邻唾弃甚至浸猪笼呢?”伍爱华此时终于松了口气:圆回来了!

    圆回来了的伍爱华此时继续说道:“这就要提到宋朝发达的商业环境了。”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典型就是宋朝取消了唐朝的坊市制度,有很多通宵营业的瓦子酒楼,在这种情况下,民事关系的复杂程度超过了原先法律能够规制的范围,所以很多新的法律就应时而生,宋朝也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多的关于民事关系的单行法。”

    “这些单行法包括了非常多的方面。”伍爱华拿出来还没给学生讲的大纲,说道:“类似物权法、合同法、婚姻和继承法、不动产权制度、税收制度、市场监管制度,都在宋朝产生雏形或者发展壮大。”

    “比如物权法,宋朝对所有权进行了确认和保护,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当时的不动产包括田地宅院,和现代的差距并不大,动产除了我们常见的物品、金钱之外,还包括了奴婢。”伍爱华解释道:“而典当,就是基于物权的一种模式,现代法律将其称之为所有权上的他物权。”

    “因为奴婢是动产的一种,所以可想而知,奴婢也是可以典当的,”伍爱华摇摇头,叹气道:“有句话说,妾通买卖,就是说作为主人对妾具有物权上的所有权。”

    “而典妾和典妻,就是因为将女性作为一个物品,所以在经济流通的情况下,将物品质押出去。这种质押自然是需要合约的,而宋朝时期完善的契约制度也给人提供了基础。”

    “很多人都奇怪,明明朝廷三令五申禁止典妻,为什么还有人敢违法呢?”

    “这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异化,所以他们不承认人的人格权和生命权,却承认人的物权和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伍爱华忍不住说道:“奴隶制在周朝灭亡就应该被封建制度取代了,但是奴隶却一直存在,甚至因为所谓的‘教化’,将奴隶的范围一再扩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