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第2/2页)
“立法太累了,正好曹家人立好了,我们拿过来用。” “发掘人才太累了,正好曹家人发掘了,我们拿过来杀。” 刚刚看着魏朝变为晋朝的大臣们:等等?什么玩意儿?拿过来杀?! 大臣们慌乱地连连发送弹幕:【什么叫做拿过来杀?】 【就是不听话的就杀了呗?这么简单?】有后人回答。 【司马家这么不做人吗?】 【司马家,呵呵】现代和古代后人对司法皇室的印象都不咋地,五胡乱华说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事实上比南宋还要耻辱。 现代教材也就是为了民族感情,所以才淡化处理了那段历史。 伍爱华丝毫没有理会这些弹幕,继续说道:“另外,但是曹cao不是用‘科’这种临时法律形式颁布律法吗?魏朝成立后,为了和汉朝相区别,他们选用了‘格’来作为临时性立法,代替了‘科’的使用。” “魏律将刑罚的种类设定为:死、髡、完、作、赎、罚金和杂抵罪。” “这些刑罚怎么行驶,我们后面再说,在解释这些刑罚之前,必须先要说明一件事,就是魏国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项制度我之前和大家说过很多次了,是一种阻碍人才流动和固化阶级的制度。” “但其实,这不是这项制度设计的本意,这项制度其实是曹cao主导提出的,我们都知道,曹cao那叫一个求贤若渴,为了求得贤才,他是推心置腹,天天作诗。” “什么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伍爱华说着:“就差明着说我是一棵梧桐树,凤凰们赶快来我这里栖息啊!”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正常的逻辑,都能明白,曹cao提出九品中正制,绝对不是为了让那些世家凭借血缘占据高位、尸位素餐,也不是为了让魏晋出现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一情况。” “魏晋世家气焰有多嚣张呢?”伍爱华举例道:“这么说吧,那时候皇帝想要嫁女儿,世家都看不起公主,不愿意娶!”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看不起公主,那么是不是也看不起皇子?” 伍爱华回答道:“确实,世家看不起皇子,但还是看得起皇帝的,所以嫁了不少女儿给皇帝。” “毕竟娶了公主也不能让家族更进一步,但是生下皇子就可以做摄政太后或者摄政三公了。” 伍爱华这话说完,曹cao就忍不住开始琢磨起了九品中正制存在的问题。 “曹老板当时是这样设计九品中正制的,”伍爱华说道:“他是提出了唯才是举的观念,然后让各地有名望的人出任‘中正官’,讲当地的才子们氛围三六九等,方便官府根据等级选取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