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第1/2页)
【唔,这确实是愣头青们的合适职位】 【人家只是热血未凉,怎么能说是愣头青呢?】 【我记得一甲状元好像直接从六品?那岂不是考上状元就痛失当御史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状元的文章最全面,榜眼的文章最四平八稳,探花的脸最漂亮,所以一甲三位应该也不太适合御史这个职位】 【探花脸最漂亮这种事情,已经成为共识了?】唐朝早年的探花们惊讶问道。 【那不然?还有皇帝本来定了状元,看到长相之后把状元调整成探花的】 【长得不好看还有资格当探花?榜眼传胪,都是内秀担当】 “御史和给事中权力如此之大,自然也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根据明朝法律规定,御史犯罪,加三等治罪,如果犯的是贪污受贿之类的罪名,再加重。” “可能别人贪污不到六十两还能保住小命,御史就是满门抄斩了。” 【这个规定,是只要当过御史的都算吗?】 【啊这确实严格了点,但是应该只有洪武朝还管用吧?】 【说起来明朝好像有规定哪个地方的人不允许进户部?不知道御史和给事中有没有想过规定?】 【啥?!老朱他还搞地域歧视?!】 第141章 朱元璋地域歧视的问题也进入了伍爱华的眼帘,在这里伍爱华必须要给朱元璋正名:“他不是地域歧视,他是纯粹地歧视每一个可能威胁到皇权的人。” 朱元璋:…… 伍爱华解释道:“朱元璋不仅规定了江浙苏松四个地方的人不能进入户部,也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干政,同时女官反而主要从这四个地方选拔,你能说他是歧视吗?” “其实与其说是歧视,不如说是防备。” “明朝的江西、浙江、苏松等地在朱元璋还是个割据政权的时候,是被张士诚管理的。” “大家都知道,张士诚和陈友谅是朱元璋称帝路上最大的两块绊脚石,但是通过与这些绊脚石的对战、攻伐,朱元璋不仅对他们领域的人记了仇,还发现了张士诚领地税收的实力。” “所以建国之后,朱元璋对这四个地方的赋税规定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不让这四个地方的人当户部官员,就是害怕他们为了乡邻给四地减税。” 【???他这难道不是税收歧视?】 【江浙就活该交更多税赋?】 【干同样的苦力,江浙能守一百,其他地方只能收七十,就算收江浙四十的税其他地方二十的税,江浙人民过的也比其他地方好啊】 【税收本来就是国家调解贫富的手段,差异性税收也很正常吧,虽然确实不公平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