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 庙堂之外 (第1/8页)
“回皇太后的话,这张门生帖子,待到他兑现削倭之策的诺言后,我再向他讨要。”文祥恭声回答道,“那一天才是臣对他的大考。” “文相这几日真是受累了。”慈禧太后看到文祥一脸的憔悴之色,温言道。 “只要不误了国事就好。”文祥答道,“老臣受些苦累,本是份内之事。” 听到文祥的回答,慈安太后禁不住在心中暗暗感叹起来:“至忠至勤是老臣啊!” “黄体芳毒言诋毁林义哲,该当如何治罪?”慈禧太后问道。 “黄体芳一事,还须从长计议。”恭亲王说道,“不可cao切行事。” “六爷的意思,是黄体芳背后,有主使之人?”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对望了一眼,问道。 “李鸿藻是黄体芳的老师,难道说是他授意黄体芳上的折子?”慈安太后说着,皱起了眉头。 “回皇太后,黄体芳背后或许有主使之人,也可能没有,是他自己自作主张也说不定。”恭亲王道,“而黄体芳这个折子,写的很是巧妙,想要治他的罪,确是不易,仅是申饬一番,并无儆尤之效。” 虽然恭亲王没有明说黄体芳背后是否有主使之人,但他的回答却还是令两位皇太后起了疑心。 “若都象黄体芳这般,咱们大清还有敢办事的人吗?”慈安太后斩钉截铁的说道,“此等诋毁之风绝不可长!” “文相觉得。这个事儿,该当如何办才好?”慈禧太后问道。 “回皇太后的话。以臣看,此事不宜牵连太过,黄体芳须得严办,但不必急在一时,臣估计,黄体芳的折子一见邸抄,定会有跟风之人,且坊间亦可能有人藉此兴风作浪。议阻洋务。届时择其一二为首之人,明正其罪,则可收儆尤之效。”文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