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2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5 (第3/4页)

必须动一分一文,都要在文书中写得清清楚楚,请求上头批阅。

    而朝廷对此类申请的批示,则是无比苛刻,几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官不修衙’。

    官署破败,要想稍作修缮的话,要走的流程却足够将人累得头昏脑涨。

    与其惹那麻烦,倒不如忍上几年,等资满走人。

    说到动用公款去做生意的话,便是个不折不扣的灰色领域了。

    当然,放在一些个位高权重的官吏身上,这样的行径,可谓屡见不鲜。

    但他们大肆挪用公款,再借用官府的名义与民争利,所敛得的利润,就全拿去中饱私囊了。

    只要及时填补回去,不存在亏空,又没人告发的话,大多数人都运气好得能逃过台官的弹劾。

    台官对此潜规,也不是一无所知,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引起公愤。

    对些本就权力有限,还受到掣肘的其他官员而言,就只能盯着这块诱人的肥rou流口水,而不敢轻易去碰了。

    陆辞不禁犹豫。

    他虽愿将投入所得,悉数归还公家,但这么一来,一旦出了任何差错,责任仍会全落在他的头上的。

    届时负责审查案件的官员,可不会在意他的本心是好是坏。

    朝中虽有王旦为他暗中保驾护航,可同样也有王钦若等人伺机而动。

    他这看似微小,却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

    若是自己轻易妄为,落了话柄,连累的恐怕不只是自己一人的仕途,而会被王钦若等人拿去借题发挥,让推荐他往地方任官、向来做事谨慎的王旦也受到攻击了。

    陆辞再三斟酌后,还是不得不承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