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六零章 东印度公司的新调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零章 东印度公司的新调整 (第2/5页)

泰蓝、钢条、染色剂等商品,在运回欧洲后,也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收益。”

    “哦,对了,汉洲的棉布和帆船布也开始慢慢涌入我们的市场,成为我们目前仅次于印度的最大来源。而且,他们的棉布质量明显要优于印度,花色品种也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汉洲人一定是从混乱的明国引进了许多优秀的织工和绣工。因而,他们的棉纺业才发展得如此迅速。”

    “我们继续征收汉洲商品的关税,将使得东印度公司辖下的各个殖民据点和商站民众无法享受到来自汉洲的便宜商品货物。而走私贸易将会变得越来越猖獗,并最终让我们东印度公司失去更多的市场和人脉。要知道,那些土人对汉洲的商品更为渴求,说不定会促使他们直接与汉洲进行接触,削弱我们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所以,我认为,在巴达维亚、古邦、欧库西、巴邻旁(今印尼巨港)、安汶等东印度群岛辖下据点和商站,对汉洲商品实施免于税费的征收,同时利用我们强大的海上运输力量和众多的商业渠道,牢牢地控制整个东印度群岛市场,将汉洲变成我们廉价商品的输出地。”

    “我们上半年通过汉洲商品的转口贸易,实现了多少收益?”德林总督问道。

    “截止六月底,我们通过汉洲商品的转口贸易,加上欧洲市场的话,大概赚取了六十五万盾的利润。”阿普顿微笑着说道:“预计全年突破一百万盾,应该不成问题。”

    “这一切,说明了我们现在和汉洲的商业利益已经深度融合在一起。先生们,你们看,这间屋子玻璃,案台上的钟表,还有我们身上的衣物,皮鞋,甚至还有我们无数商船上配备的蜜酒、罐头、砂糖,再到普通民众消费的鱼干、蜡烛、以及粮油等各种物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