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仁朝文人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仁朝文人篇 (第2/7页)

,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看不到半点夸富的词句,但优越闲散的生活活灵活现。这就是境界。但无论晏殊还是宋祁,都没法独领文坛风sao。

    第一。他们擅长的都是小令,这是五代起就流行的口语化短词。对言辞能力要求极高,他们也都做得极好。但终究只是继承,最多是在原基础上发扬光大,却没破格创新,开出一片新天地。宋词的经典“慢词”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才由那位终生潦倒,把功名都换成浅酌低唱的那位才子来开创。

    第二,他们文风太绮糜了。说到底就是南唐后蜀的遗风花间派,追求极致的艳丽。纯粹的宫廷享乐风格。就像是国破家亡前的李煜。那么试问论精妙灵动,他们怎比得上李后主?而李煜的词都没法与唐诗相比。诗借古喻今,包罗万象,可怀古、可论政,也可伤情。与之相比,这时的词还只是民间小曲。宋词的辉煌,还要再等上半个多世纪,由那位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才子来铸造。

    所以晏殊等人的艺术,都只是在富贵生活中炫耀他们的优雅。抓着满把金钱。玩命的表现自己多不在乎,多么向往自由生活。既要富贵又要当散人。看穿了这点,也就知道了他们的所谓成就及个人的人品高低。

    但有一个人不一样,他才是这个时代里真正的唯一。是位真正的隐士:林逋林和靖。4年后他将去世。此时正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上。西湖自古游人如织。杭州更是东南形胜的大都会。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林逋一点都没刻意强求自己定要躲进深山。说到他的生活,世人传颂他“梅妻鹤子”潇洒出尘得没法形容。因人类的共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