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衣兵(上) (第3/5页)
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这只是传说,真实姓无法考据,但冶甫山一带却自古辈出优良铁匠,这一带所出产的铁器非常有名,所以有句行话叫,‘采石的铁,庐江的匠’,连朝廷军器监的很多良匠都是来自庐江。 给梅花卫们带路的是采石镇张记车马行的二东主,名叫张乾,他曾两次给庐江赵记冶炼行运货,知道冶炼行具体地址所在。 在路上无晋便从张乾口中得知,庐江赵记冶炼行并不是一个铁匠铺,它实际上是一个商行,接到生意后便将具体活计交给铁匠铺做,庐江附近的铁匠铺有大大小小数百家,这次朝廷限制民间生铁贸易,却不限制铁器成品,因此这些铁匠铺都没有受到影响,只是他们需要从官方购买生铁原料,结果原料价格大涨。 虽然无晋带着一百多梅花卫来庐江县,并不意味着他要像对付黄老牙一样,一举杀入,那样做会打草惊蛇,让申国舅知道他已发现白衣兵,他必须用婉转的方法。 庐江赵记冶炼行也是在一座小镇上,小镇就叫冶甫镇,却是一座很小的山镇,不到百户人家,却有五十家铁匠铺,五家客栈和一家吃饭的酒铺。 这一次梅花卫的军士都换了便装,化妆成镖师,拿着洛京振武镖局的旗帜,梅花卫本来是属于特务军队,这种镖局旗帜,腰牌之类的东西他们平时都备用。 一百余人走进小镇,在酒肆纷纷下马,五六名伙计跑出来替他们牵马,其实他们的马匹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战马,马腿上有军马的标记,马蹄铁上也有编号,只能哄一哄乡村僻壤的小地方人。 伙计们嘘寒问暖,笑脸相迎,将大群客人请了进去,“我们有野猪山鸡,有肥鱼野鸭,还有上好的果酒,都是本地特色,保证大家满意。” 酒肆很大,其实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