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第2/3页)
主炉的一盏长明晃得奄奄一熄…… “大家利事,大家利事!”一原本手持铜壶,枣色夹袄的老者这就放下了手中刚蘸墨饱满的小毫,这就绕出了这快及下颚的账房台子 他匆忙地给了二三手中满满的堂倌偏了身子先过路,这才口中不断念念地挪到了这喧闹之中的一处神龛,将那烟熏黯沉的小炉之上莫名熄灭的线香小心取出,借着两支供烛的火苗再度燃起,齐眉三拜后又是好几声道歉,才得了心中稍缓 卯正与巳末乃是广州茶楼酒家最是繁忙的两处,若有人觉得在天色吐了鱼肚白那会儿穿戴整齐行走街面的是条“劳碌命”,那定是个井底之蛙,乡巴佬狂言,自打道光二十年那会儿清廷顺了那些个番鬼毛子爷们的意,广州十三行码头与丰州、宁波等几处江海渡口便停满了洋船,这也破了不少老理规矩,而这“早起行路是苦命”便是头一个! 从那英法领事馆的沙面岛贯穿至临近渡口这处的多宝街,无一不是天色擦亮便有长衫商贾与洋服士绅并肩侃侃,互相有礼地谦让进一处茶楼酒家,唤来一壶喜爱的口味,嚼着笼中点商量今日泊岸的买卖,也有些先行入座的桌面仅有茶盏与总是添满及时的西施粉彩瓷壶,手里各持一份黑灰有序的今日报刊,不时有人用一声冷嘲或是咋舌打破沉寂,落座的几人便纷纷抬眼,这就一齐骂袁斥国,打发着等候需要款待的贵人洋绅还未到来的时间 “少爷,小姐,几位落座?” 眼下是午时正正,卯末坐下的几桌刚茶足饭饱地起身,一时间行运茶楼的伙计堂倌忙得要紧,刚在神龛转身的掌柜瞧见就连值门的那两个也不得不帮忙去收拾端菜,只好边小步匆匆边将手中香灰拍去,这就亲自笑脸迎上 段沅没说话,手中比划了个“三”这就在有些哄乱的大堂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