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战中原,战印度。 (第2/6页)
不过也就如此了。 再扎实的装备。 他们有明军那样的火力吗? 再精良的铠甲。 抬铳一铳下去都会被打穿。 虽然福康安手下的绿旗兵的装备也不怎么样。 但是和天国府兵比起来,没有什么本质的差距。 这样的战争,似乎才符合福康安以前所有的战争经验... “绿旗兵还要再整顿一番,告诉大伙儿,进入关中后可以放开了抢,放开了捞!” 福康安说道。 这些绿旗兵本质上就是以乡里、血缘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团练兵。 和后世的什么湘军、淮军差不多。 和绿营兵比起来。 这种以乡亲为纽带,甚至父子兄弟都在一起效力的军队有非常明显的优点。 譬如说绿营兵作战,往往“败不相救,胜则妒之。虽全军覆没,亦无一人出而援手”。 但后世的湘军却往往能做到临阵彼此救援。 稍加训练,确实是比绿营兵有更强的战斗力。 不过同样的,这种军队作战的动力来自于战利品。 这些从安徽、山东来的地方团练,在一些地主士绅带领下的同乡兵,基本上都是冲着求财来的——因为哪怕战死了,也有可靠的人帮忙把钱财带回乡里。 后世的湖南在近现代出了如此多的人才。 其实和湘军在外作战,发财者众不无关系——那些本来没有什么机会接受教育的湖南贫苦子弟,因为长辈在外作战(劫掠)发了财,才有机会读书上进,也有发财了的湘军军官回乡办学校的。 在接触了这些绿旗兵之后。 福康安就知道要如何激励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