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例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例外 (第4/6页)


    一名叫做康格里夫的海军少校改进了印度人的火箭。

    加上了平衡杆,让火箭的弹道更加稳定,同时采用铁铸的火药筒。

    战斗部可以填充纵火弹和爆破弹。

    火箭长度可达61厘米,内径7.62厘米,装有6.1米长的竹制平衡导杆,射程可达2.4千米以上。

    在历史上。

    英国人就曾在拿破仑战争中广泛应用康格里夫火箭,在之后的历次战争中一不乏火箭的角色。

    不过在海面上,火箭的角色始终没有多少,风帆战列舰时代的绝对主角还是前装滑膛炮。

    但是现在随着大明海军率先使用可以对木制的风帆战列舰产生致命伤害的轰击炮的出现。

    英国皇家海军被迫需要寻找到比火炮射程更远、火力密度更强的武器。

    自然而然的,这种刚刚诞生的新式武器,也就进入了英国人的视线中了。

    利用火箭的超远射程和恐怖的火力密度。

    再利用英国人本来就拥有的大量战列舰,再建造一批快船。

    如果明帝国的海军还是依靠他们的纵帆船来发射开花弹作为主要的攻击手段的话。

    那英国海军将会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使用火箭的风险在于火箭的不安全性,但如果管理严格的话,这种缺陷是可以被克服的。”

    纳尔逊说道。

    在他的主导下。

    装备了火箭的舰队面对只装备轰击炮的舰队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

    实践证明。

    火箭在射程和火力密度上的优势,是可以取得海战的决定性胜利的。

    这也是纳尔逊的底气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