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_第一百三十章、入江宁,祭孝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入江宁,祭孝陵 (第3/7页)

    由于铁甲舰的出现,船只的续航能力会是制约海战的一大因素。

    受到续航力的越是,一些大海节点的重要性就变得空前重要起来。

    像是太平洋的夏威夷岛、马六甲海峡等地,就变成了海军的战略要地。

    依托这些地方的海军基地,铁甲舰才能四处出击。

    否则你要是从中国近海出发去北美海岸。

    这上万公里的路程,烧煤的铁甲舰要携带多少燃料才行?

    怕是把所有的载荷用来装燃料都不够吧。

    因此。

    这种续航能力不强的铁甲舰,现在更适合在近海活动。

    而且沿途还要有收到严密保护的补给站为佳。

    ..........

    在刘墉带着大清谈判(求和)代表团南下之前。

    朱道桦就已经拟好了要在江宁城下签订的条约了。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大清已经没有谈判的资本了。

    这次说是谈判,其实本质上就是清朝用自己手头上仅剩下的最后一点资本,来交换一个下台阶而已。

    那么朱道桦给大清准备的大明版的《江宁条约》都是一些什么内容呢?

    说起来其实也就主要是两点。

    第一、长江南岸的绿营、八旗兵,清廷必须无条件放下武器投降,大明可以在这些绿营、八旗兵以自愿为原则,在不持有武器的前提下,将他们送回江北。

    第二、清廷要下达旨意,命令浙江团练、湖北团练、四川团练、云南团练和土司兵、贵州团练和土司兵全部放下武器,这五省之地全属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