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节  (第4/6页)
时间太忙了,竟然没及时察觉到老师是思念亲人了。”李长安扭了扭僵硬的身体。    方才她生怕打扰到张九龄作诗的灵感,就一直趴在树上一动都不敢动,腿都趴麻了。    张九龄叹息一声:“你做的事情是于国有益之事,无需总挂念着我这个没用的老头子。”    说起来也奇怪,先前做宰相,整日事务缠身,张九龄也没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而是被贬了,整日无所事事,他的爱恨却强烈了起来。    “也不知十年之后,天下还有没有人能记得住老夫的名字。”张九龄苦涩道,“老夫一生追求治国平天下,渴望如先贤一般留名青史,终究却是一场空,或许我应当辞官归乡,回岭南为母亲守墓,享儿女承欢膝下、天伦之乐。”    “先生凭借今夜这首诗便足矣名流千古了。”李长安道,“莫说只是十年,就是一百年、一千年后,依然会有人传诵先生的这首诗。”    “你啊,总是这般会安慰人。”张九龄并不相信李长安的话,往前数千年,也只有先贤的了了几本著作能流传至今,他张九龄又什么能耐能和先贤并列呢。    李长安只是微笑。    “还有一事要询问老师。”    “何事?”    李长安道:“我已经组织好了去安南寻稻种的商队,预计会从岭南过路,老师可否愿意商队将老师的家眷一并带回荆州来呢?”    张九龄目瞪口呆。    第32章    八月十五之后,田地已经翻完了,而后接下来就是种植冬小麦。    李长安带着裴素就像两个连轴转的陀螺一样,在整个县转来转去,不仅是宁村,漳县的其余村乡也都在种植冬小麦,李长安干脆又从每个村子中挑了几个能识字的人,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