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 (第1/10页)
在渴望物资补充的蒋介石眼中,史迪威的无疑是一个散财童子。 不过很快,蒋介石就发现,史迪威这个金主就像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小物,整天指责中央军的作战不利。接下来这位并不年轻的美国少将的所做作为,更是让蒋介石无法忍受,史迪威要评估中央军各个战区的战斗力。 史迪威在一开始就摆错了位置。 或者说,他是以上帝的使者的身份来中国的,而对于罗斯福也好,丘吉尔也罢,都已经默认中国是其盟友的事实。 就像是穷亲戚家里住进来了阔亲戚,而这个养尊处优的阔亲戚却好不给面子的胡乱挑剔。 这种别扭的感觉,让执掌大权的蒋介石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危机。 蒋介石并不是没有跟国外的军事专家合作过,和苏联的布柳赫尔元帅,同德国的国防军之父——冯?西克特上将,都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在北伐时期,布柳赫尔元帅指定的作战计划,蒋介石甚至连更改都没有过,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而冯?西克特上将严谨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更是获得了蒋介石的敬意。 但是史迪威却不同,不管是布柳赫尔元帅还是冯?西克特上将,都是从战火弥漫的硝烟中走过来,都经历过大战的熏陶,有过临战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值得尊敬的,在军事领域的重量级人物。而史迪威则不同,他就像是一个多事的参谋,把所有的问题都化解成数字,然后做一个加减法则之后,甩给蒋介石。 论指挥作战能力,史迪威没有上过战场,这个不好说。 史迪威确实很难让人信服,尤其是史迪威马上就要六十岁,才刚刚晋升少将,对权力的欲望很重。他希望全盘指挥中国战场的抗日作战,而不是仅仅当一个挂名的参谋或者顾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