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6节 (第5/8页)
“我宁愿相信粒子是以某种方式被一种场控制的,而这种场遵循波动方程,因此粒子就像波一样运动,就像冲浪者。” 李谕说:“这依赖于观测者的角度,他希望哪个被看成真实的,是粒子还是场。” 历史上,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释是玻恩提出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玻恩本人对此是不太认可的。 因为他认为薛定谔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自己仅仅提出了一个解释的角度,就拿了个诺奖,不太合适,甚至有点生气。 玻恩本人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和海森堡、约尔丹一起拿矩阵力学的诺奖。 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等人获奖时间是紧挨着的:1932年海森堡,然后1933年是薛定谔与狄拉克两人。 诺贝尔奖委员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很难评判高下,都太重要,甚至先后颁奖都不太合适。 所以诺奖委员会的解决办法是把1932年的物理学奖一直留到1933年一起颁发,这样大家就挑不出毛病,几人能在同一次颁奖仪式上一起被表彰。 网上还有薛定谔、狄拉克、海森堡三人一起到斯德哥尔摩的照片。 但这又引出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对矩阵力学同样很重要的玻恩以及约尔丹没有被授奖? 其二,如果奖项只准备给海森伯、薛定谔和狄拉克,为何不让他们分享同一年的物理学奖?毕竟诺奖委员会的原则就是一次评奖可以最多有三人。 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在1933年初,诺贝尔奖委员会就已经决定把1932年的奖颁给海森伯、玻恩和约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