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较量(下) (第1/4页)
于娥斋乃是司南县唯一与文化沾边的地方。 西北流传一句话,文曲星打眼落幽州,也将毛笔当扫帚。意思就是在幽州土生土长的寒门子弟,根本就不可能有登科及第的可能,即便是天上文曲星打眼投错了胎,落到了此地,也只能将手中的大笔当成扫帚,在屋门前扫地。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多少有些道理。土地贫瘠,雨水不足,哪里有类似江南水稻这般,一年二收、三收的富足,加之兵荒马乱,哪里有闲工夫去读书? 然而于娥斋却是前朝大儒李孝程为慈母于氏所盖的庵堂,当中留下不少墨宝,迁客sao人,途径此地,也多留有题记,后经几番修缮,倒是成了方圆十里,为数不多的书香之地,有地主家的聪明娃娃要立志读书,多来此烧香礼拜。 几近周折,此庵堂早已不是李家所有,供不起香火,原本的尼姑师太也都跑去洛阳为生,仅剩下三五老尼姑,每日诵经礼佛。 柳家老太爷做轿子匆匆赶来,于娥斋门口四处张望着,一根拐杖左摇右晃,见到后边柳家人匆匆跑来,便道:“待会儿都给我机灵点!谁敢搞砸这桩买卖,今生今世别进我柳家门!” 本来还想再劝上几句的小儿子听到老头子这么说,也就干脆闭了嘴,垂着袖子站在边上等候着。 庵内都是几个老尼姑,也就没有太多讲究,开了庵门,见到柳家的人都到了,便双手合十一礼,道:“柳老太爷,老尼有礼了。” “空敬师太好,不知道这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