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 (第1/6页)
感谢风哥哥很彪100元打赏! ....................... 津门在元朝时便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朝开国之后于此地设卫所,称天津三卫,鼎盛时期三卫兵员16800人。 此后,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发展,事务繁多,词讼纠纷发生,故明朝又在天津陆续因事设官、设衙,建学,或将外地官、衙迁津理事。除此之外,天津还是锦衣卫都指挥衙门所在地。 崇祯年间曾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骆养性降清,被清廷委为天津总督,后因擅自迎接南明弘光帝使臣左懋第而革职,但仍加太子太傅、左都督。后授浙江掌印都司,不久逝世。 随着满清陆续占领中国及北方海域平靖,天津的军事重镇地位逐步下降,近年来天津实镇不过一个参将,所部兵乃是当年随刘泽清降清的明军改编而来。 天津水营是顺治死前几个月才匆匆组建的,原是准备和莱州水营合并为大清水师,并从荷兰人手中购买船只,训练水兵,以应对太平军水师的威胁。 没有强大水师,以致当日江北大营无法趁太平军在江南立足未稳之际渡江,给了太平军经营江南的时间,最终导致顺治亲征惨败。 回京之后,顺治痛定思痛,大举改制,充实满州八旗力量,同时也对水师组建加以重视,为此甚至和荷兰人签款借兵,以实现“以汉制汉”、“以夷治汉”的策略。 可以说,打造一支不弱于贼秀才的水师力量,是顺治生前几个心愿之一,不过这个计划在顺治死后就停了下来。 一方面是东番的红夷虽然同清朝签订了款约,但并未履行款约,帮助福建清军从海路撤回,并且答应售卖给清朝的四艘战船也迟迟没有交付。 负责同红夷谈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