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黄钺 (第1/5页)
五月底的时候,有关周士相即将领军北伐之事,已传遍大江南北。长江沿线,不时有jianian细来往,将南都的军情传到北方。清廷得知这一消息后,满朝俱是惊慌,却是束手无策,只得催逼鳌拜尽快将吴三桂叛军赶出中原,尔后抵御北伐太平军。 五月二十七日,谨身殿大学士袁廓宇上书定武帝,为齐王周士相请“黄钺”。 “黄钺”乃是以黄金为饰的斧头,为历代帝王专用,唯有重臣征伐,帝王方特赐,即代天子出征之意。 大明开国以来,并无黄钺一说,臣子若是出征,有赐尚方剑,以示代天子征伐。持尚方剑者于平日并无权力处置任何官员,也没有权力斩杀平民,但于战时却能斩杀犯军令者及五品以下官员,称“先斩后奏”。 若双方都持尚方剑,则双方都无处置对方之权力,需报请朝廷处置。当年袁崇焕便是因为擅杀同样持尚方剑的毛文龙,引得朝野非议,最终埋下日后的杀身大祸。 相对尚方剑,黄钺威权极重,可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置任何官员,而不必报请天子。换言之,假黄钺者,权力俨然等同天子,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故甲申以后,哪怕南明局势日益危急,也无黄钺赐下。直至清军三路入滇,昆明危在旦夕,永历朱由榔迫于形势,方不得不赐李定国黄钺。 永历死后,李定国手中的黄钺自是不再具备代天子征伐权力。定武登基以来,也仅仅是赐了周士相天子剑,并无黄钺赐下,因为黄钺意义实在太过重大。非不得已,万万不能下赐臣子,因为历朝历代,凡臣子持黄钺者,最后多半就是王朝的终结者。 现在作为朝野公认的周党核心袁廓宇奏请定武帝赐黄钺于周士相,自是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