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打呢,还是不打呢? (第2/8页)
。 老支书开了口,于是就这么定下来,把各家各户的壮劳力都编成组,反正也就十天半个月的,等收完庄稼就省心了。 野猪都是从山上那边下来的,所以重点就是屯子北面这一个方向。 每天晚上安排两组,每组四个人,上半夜俩人,下半夜换另外俩人,还能对付半宿觉儿。 每组都配备两杆大洋炮,当然了,黑灯瞎火的,放枪的时候,必须朝天上放,把野牲口惊走,就算完事。 定下章程,老支书就安排人手,怎么也得搭两个窝棚,晚上能对付躺下睡觉。 窝棚这玩意,在农村非常常见,比如瓜地里,通常都会有个小窝棚。 搭起来也非常简单:用木头杆子,搭成人字形,中间再横上一根,前后两面是三角形,两个侧面是长方形的,周围都苫上草,就算完工。 因为形状像一匹趴着的马,所以也叫“马架子”。 在这边,许多地名里面,都带着“马架子”,像什么张家马架子,大马架子等等。 都是在闯关东的时候,人们来到这片黑土地,开始来不及盖房子,就搭个马架子,先对付着住。 等吃完晚饭,刘青山也就从家里溜达出来,他这个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当然要起带头作用。 总不能叫老支书那么大的年龄,还跟着去看青吧? “哥,你干啥去?” 身后跟上来两个小尾巴。 “看青去,你们可不能跟着,一看就一宿呢。” 刘青山正往回撵人,迎面二牤子,也扛着一根木头棍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来: “青山哥,俺也跟你们看青去,不许野猪祸祸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