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2 刘瑾伏诛 (第11/19页)
,一个递笔,眼巴巴的盼着这位小爷朱笔一勾,生死簿上涂了那老鬼的名字。 正德擎笔在手,刷刷刷写下三个大字,略一沉吟,一咬牙又写下三个大字,然后把笔一丢,信笺向张永猛地一拂,白纸飘摇而起,亏得张永眼急手快,抢上一步跪接在手中。 白纸上墨迹淋漓、森森然六个大字:“毋复奏,凌迟之!” 张永一见,心中大喜,皇上下了中旨,那就无需再审再查,刘瑾老儿死定了。 皇帝的旨意,必须要经过中书省才能奏效。一代女皇武则天睥睨天下,也得把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旨意不出于凤阁鸾台,便不算诏命。至大明,废中书省而建内阁,旨意就得经过内阁下达。 不过律法归律法,事实是事实,皇帝地手谕、密诏在任何朝代都存在。正德偷偷去大同,留下地旨意就是中旨,杨凌在霸州接获地秘旨还是中旨,此刻地旨意仍是如是,只要没有人反对,它就能执行,有人反对,它一样能执行。 问题是,下旨杀刘瑾,谁会反对? 杨凌已觑见那六个大字,斗了这么久的对手,时时想着致自已与死地的冤家终于到了授首之时,他的心中却说不出是种什么滋味儿,轻松,但是绝无欣喜。 张永已捧旨退下好久了,杨凌才趋前一礼,轻轻道:”皇上,臣……..想去探视一下刘瑾,乞皇上恩准”。 正德转身,凝视着杨凌,眼神儿十分奇特。 戴义和苗逵顿时捏了一把冷汗:“一个试图弑君造反的逆贼,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威国公居然要去看他?这不是犯糊涂吗?” 杨凌坦然迎着正德皇帝的目光,正德渐渐溢起一眼笑意,起身说道:“好,带些酒菜,替朕为他饯行”。 杨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