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2 刘瑾伏诛 (第13/19页)
狠狠地瞪着他,杨凌若无其事,自斟而饮。 刘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神色,随即又垂头丧气地道:“我是自作孽啊,当初还是我去鸡鸣驿传旨,把你杨大人请回京来的,谁知道,我是为自已请了个灾星啊。” 他一拍大腿,恨道:“告咱家谋反?我家里藏些盔甲兵器有甚么用啊?外四家军掌握在你的手里,京营掌在张永手中,御马监是苗逵的,兵权你是始终不放啊。我家里藏几件盔甲刀枪,拿来干什么?百十个家将,一群乌合之众,我就能杀皇上?我不信,我不相信皇上会信!” 杨凌淡淡一笑,说道:“不可置信?地确不可置信,但是事涉皇权,就不需要那么多质问了。况且,刘公难道不记得曹吉祥造反之事了么?” 刘瑾一听,脸色不由一白:怎么忘了这位老前辈啊。曹吉祥,那是英宗年间的大太监,继王振之后第一权阉,这个猛人篡位谋逆地计划,也就是领着一帮子家将,准备进宫杀了皇帝,然后举行登基大典。 有这么一个缺心眼的老前辈树在那儿做榜样,皇上能不信么? 杨凌继续道:“你也知道兵权不在你的手中,于是拉拢都督神英等一批将领,于是在三厂一卫中安插亲信,于是把宫中锦衣卫首领杨玉、石文义引为亲信,收为干儿子,你在家乡为父母盖坟,规格超越王侯,这些事,在御史翰林们的手下足以织造出一张毫无破绽的天网,刘公公,不要痴心妄想了”。 刘瑾直勾勾地望着他,半晌半晌不发一言。 杨凌提起壶来,为他斟上一杯,缓缓道:“公公,说实话,你清丈土地。做官员离任考核,改变定期考核为随时突检、改革盐政,凡此种种,许多许多对我来说,都深为赞同,很多年之后,你今日地办法,一定还会有人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