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2 一身干净( (第7/10页)
请我皇万岁破格提拔使用”。 正德皇帝为之动容:“能让杨凌如此赞誉的……..。他好象还没夸过人。这是头一个吧,什么人才这么了得?” 正德急忙追问。杨凌昂然答道:“此人姓杨名慎,四川新都人氏,所学博杂无比,可为栋梁之材”。 “杨慎?四川新都人氏?”群臣中还有人记得这个十三岁进京时,以诗文名噪京师,被李东阳收为门下弟子,却以小友尊之地京都第一神童,不由失声道:“杨慎?杨大学士之子?” “正是”,杨凌接口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此子大才,可堪大用,故此臣虽与其父同朝为官,亦不避嫌疑,为之举荐”。 李东阳捻须道:“杨慎确是一位才子,可为朝廷所用”。 焦芳、王华等人齐齐一揖,说道:“臣等同荐”。 正德想了想道:“好,既然众位爱卿举荐,这个杨慎的才学一定是不凡地,那就以荐科入朝,朕亲书特旨便是。不过……..授予什么官职合适呢?” 杨凌道:“杨慎年方十七,才学、见识出众,但是尚无从政经验,不可贸然使之,可择一职令其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六部军政咨文,三年两载之后,便是一位能臣干吏,可为我皇肱股。” 焦芳立即道:“既如此,老臣以为,可令杨慎任吏部都给事中,正七品之官”。 张彩已经被杨凌绕晕了,这一早在干什么呀?先是杨一清进京,杨廷和跟他不和,谁不知道呀,这么做杨廷和能给你好脸色才怪。紧跟着外放严嵩去杭州,一个小小的五品知府……..,现在又举荐杨廷和的儿子当官,这是什么意思?以此求得杨廷和的谅解么?不过走荐科入朝,管他是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