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 观风使至  (第3/7页)
落全部成为华夏百姓,真正完成教化的大功业。    毕竟耕种牧草与耕种小麦有什么区别吗?    只要让游牧民族不再游牧,而是让他们停下来修建城池,那自然而然从草原文明变成农耕文明,成为华夏的一份子。    而这计划真执行,那执行者最佳选择肯定是王玄策,同时朝廷也会像是修建运河一样派遣一位重臣负责领导,以及协调异族的各方事态。    同时李泰这个最初提出《草种计划》的人,要么被调度到中枢,成为中枢与这整个计划的联系媒介,给与这整个计划发展过程进行解析,以及提供各种的配套支持,要么李泰直接就被丢出去执行这计划。    总而言之,李泰肯定在幽州待不下来了。    因为修运河跟《草种计划》不同的点就是,兴修水利几乎是朝廷大臣的必备技能,但这种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教化百姓,那就只能让李泰顶上。    当然,除非朝廷对《草种计划》完全没有任何兴趣,那李泰继续在幽州待着,等待着自己下次回长安的机会。    但说实话,这么个计划只要有抱负的君王,就不可能拒绝!    更不要说大唐打灭了东突厥,威慑北方,这是最好执行的时候了。    说实话,李泰非常清楚,自己应该砸下来的计划,已经在天津城砸了下来。    一个个的计划也都有序发展,至少在天津城发展到瓶颈前,自己不需要再多做什么了。    至于天津城的发展就算是出现了瓶颈,自己手上还有一个发展蓟州钢铁的项目,也在手上按着,毕竟自己向着朝廷要了盐铁之权,现在顶多动了食盐权利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发展钢铁项目,那也就发展钢铁项目了。    只不过,钢铁项目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