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节 (第7/7页)
精准分辨“浮白”夹画宣》。 其中从纸上“陈记”的印章样式,到刻丝宣纸的毛边、图样纹理、手感质感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读。 最歹毒的是,这本随笔小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高仿”。 华夏人民,对于“仿”这个字下意识地条件性抵触。 昭德十六年来临之际,宣城府最毒的骂人的话是:“你的纸好像是高仿,看起来水印都是歪的呢。” 就像在球场上骂对手穿假耐克; 在逛街时,骂别人背假包; 其杀伤力堪比企图在言语上当对方的爹。 第209章 “幸运”除夕 临近过年,骂人家中小作坊是“高仿”“a货”“山寨”,的确不太道德。 哪有大过年的,骂人家知“a“穿“a”的?高低,也得等过年后再骂人才对。 但萧敷艾荣大大表示,他等不了那么久了! 甚至,在腊月二十八,尚老板的印刷作坊还出版了萧敷艾荣大大的骂人下集——《论时人为何热衷附庸风雅》一书中,非常直白地剑指部分购买中小作坊出品的劣质刻丝夹画宣纸的人只是为迎合形势,并非真正喜爱宣纸。 “时人多以群居为生,族中以四代、五代同堂为荣,构筑起时人如水中藻、墙头草之颠三倒四习性,更如野狗嗅大棒骨,无rou也要咬两口……” 熊呦呦意犹未尽地放下薄册,击节赞赏地与显金分享读后感,“这位萧敷艾荣,真如一颗陡然出现的灿星,论吃食时,不偏不倚,用笔精炼;论时事时,敢说敢言,笔触犀利,像一头孤狼。” 显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