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野路子 (第4/7页)
这个曾经的中国首富在三十年之后已经深陷囵圄,蹲了漫漫无期的监狱不假,但是作为一个以农业科技发家的企业家,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很多后来的经济学家和自媒体人,对于这个二十多岁就靠抄底了苏联遗产而发家的传奇企业家一直抱有很深的惋惜。 相比于同时期和郭建新一起抄底苏联发家的那一批倒爷企业家来说,郭建新无疑是最值得令人惋惜的那一个。 和牟其中等人不同,郭建新在抄底苏联遗产赚取了巨大利润之后,走了一条更具有前景的道路——那就是继续抄底前苏联的科学技术! 这一点,美国人玩儿的是最六的,在国内的私人层面,郭建新可谓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他搞的按个高杆菠菜项目,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项目。如果他后来没有出事儿,真的将这个科技作物在全国的沙地和盐碱地推广开来,未必不能够达成“为国家增加三十万平方公里良田”的项目目标。 只是可惜,在对高杆菠菜项目的cao作过程中,郭建新太急了。 不仅是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定下了一个太过宏伟的阶段性目标,过早的耗光了公司的资金,导致后续不得不靠着融资才能让项目推进,给自己增加了太多的风险。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他的运气也属实说不上好,如果要是没有赶上亚洲金融危机,他在国外拿到的两笔合计五十多个亿美元的融资,可能也会让这个项目从纸上成为现实。 而最关键的是,这个人太狂,也太过自负。 他的这个性格,才是真正导致他没能成事儿的最关键因素。 根据李阳在穿越前所了解到的信息,郭建新在97年上半年,在“君创投资顾问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肃的引荐下,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