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华特-迪士尼模式 (第5/11页)
在那个电话都没普及,大多只靠书信交流的年代,这个数字堪称恐怖! 要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甭管是哪个平台,都没人敢说自己能搞出一百万的付费活粉!而在一九三一年,从来没人做过这一套的迪士尼就已经成功了! 而在公司有一百万付费粉丝的情况下,电影只要好好做,那还怕没人买吗? 所以,狠抓作品质量,打造孩童喜欢的角色,从而将其吸纳进米奇俱乐部,然后在根据孩童们的口味,制作出相应的衍生品卖给他们,就成为了华特-迪士尼发掘的产业链。 从这时起,华特-迪士尼重新定义了电影。 它,成了广告。 而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婴儿潮随之来临时,发现乐园这个产业无人涉足的华特-迪士尼再一次的挥舞起蓝海市场的理论,将米奇俱乐部的千万付费会员全都转化成了乐园粉丝,至此,全世界所有娱乐公司都羡慕的产业链诞生了。 源头产品是电影,它存在的核心意义是广告; 衍生产品是乐园度假村,最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源头产品进行推广宣传,做到资源互补,另一个则是实体变现,赚取利润; 接着便是品牌授权,和ip有关的一切都能卖。 通过这个循环,华特-迪士尼成功的将自己的动画王国变成了资本! 而在瞧见这一切后,时代华纳便收购了dc,想要复制这种成功,可惜—— 女权的想法太超前了。 当然了,时代华纳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华特-迪士尼的成功没法复制,因为在时代华纳错估市场的同时,就有两个人因为借鉴迪士尼的发展道路而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那两个,就是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