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战神之星 (第4/5页)
到地球的百分之六十,含氧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具备了供人类永久生存的大气环境。 改造的第二阶段,主要就是造水,而主要方法,就是以人为的方式,让一些体积较小的冰彗星撞击火星,在火星上形成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并且通过水域的面积来调整火星的大气温度。这一阶段将持续二十到三十年,主要根据捕获冰彗星的效率、以及大气温度变化的速度决定。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在火星上种植绿色植物,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然,到了这个阶段,火星已经可以供人类居住了。 科学家预测,到八十年之后,人类已经可以在火星上生活,而且在出户的时候不用穿着特制的宇航服,只需要穿上一件防紫外线肤色的特制外套。主要就是,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低得多,无法形成浓密的臭氧层,也就无法阻挡来自太阳的强紫外线,必须为出户活动的人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宏伟的计划。 问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吗? 在二十一世纪末,肯定没有。主要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经济上的,即这项宏伟的改造工程,比在地球上重新建立一个中国还要庞大,人类文明的总体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支持如何大的宇宙开发工程。 到了后来,连科学家都放弃了。 主要就是,改造火星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即火星的地磁场已经消失,而人类的技术手段无法使其恢复。 要知道,一个强大的行星磁场,远比大气层重要。 说得简单一些,地球上生机盎然,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一个强大的磁场,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火星上没有磁场,那么太阳的任何一次黑子爆,都能在瞬间杀死火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