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四百四十章 芯路历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 芯路历程 (第3/4页)

已经在芯片领域创造了不菲的成就,早期研究是基础所在,这也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然而,我国的芯片发展到了后面却掉了链子。

    众所周知,芯片之类的高新科技发展迅速,每隔半年甚至几个月就会更新迭代,技术的不断突破,导致那个时代生产的芯片放在今天就得扔。

    而我国的芯片之所以面临着短缺,就是在技术发展层面被甩到了后面,并不是说我们的技术不够领先,当时,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建树,甚至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在研发过程中,大量技术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就无法把技术变成资金,缺少资金支持,后续研发也会受到影响。

    当时,芯片研究主要依靠国家补贴,但补贴是有限度的,有几年我们国家财政连续赤字,就把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砍掉了。

    市场面临的空缺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当时,太阳国和棒子国的芯片业是非常发达的。

    我们就选择了进口他们的芯片,这也间接地促进了这两国的芯片业发展。

    直到今天,我们这两个国家在芯片技术和产业发展上一直在领跑。”

    说到这里,汪国杰又举杯跟陈立东一碰,然后一饮而尽,润润嗓子后继续说:“我的老师是夏倍素先生,她一直提醒我们几个学生,一定不能放弃对芯片的研究。

    科技在发展,芯片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直到芯片短缺的情况出现,我们发现不能在技术上受制于人。

    因此,这十来年国家又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芯片,同时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去攻关。

    但芯片研究是需要时间去考量的,和原子弹研究相比,芯片需要技术累积,然后去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