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六五六 峥嵘巨浪高比山(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五六 峥嵘巨浪高比山(7) (第2/5页)

失也是很正常的事。

    现在大明有限地开放了路禁,百姓迁徙比过去三百年都要多。一方面保证了沿途经济发展,一方面也有效地疏导了人口分布。带来的新问题就是穷则思变,百姓的心思越发活泛,不安于现状了。

    “民间的无名白还能招到么?”段氏问道。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王承恩那边回报,说现在寺庙里的澡堂子都关了不少。无名白都跑山陕打工去了,没什么人肯入宫。”

    段氏叹了口气,道:“别说这些人不肯入宫,入了宫的还要往外跑呢。”

    “不用宦官如何?”朱慈烺道:“三代时候肯定没有宦官,就是先秦也未见全是宦官。”

    “这等离经叛道事臣妾实在说不出口。”段氏道。

    “这样,宫中再清点一下,平日不常用的就送去图书馆、博物馆放着。空出来的屋舍院落可以从外面招人按时进来扫除,宦官就负责监督吧。”朱慈烺道:“再有恐怕就只能让宫女、女官成亲之后继续服役了。”

    “人家也得照顾家里吧。”段氏道。

    “那就只有多给银子了。”朱慈烺道:“男人雇不到就只有雇佣健妇了。”

    段氏点了点头,道:“只有如此了。”

    朱慈烺觉得在家政劳动上,男女的体能差异并不大,又不是行军打仗,女人天生吃亏。就算有些沉重的东西要抬,宫中也不是找不到人。然而宦官经过两千年的滋生,在时人眼中却是必不可少的,似乎没了他们整个大明就要垮了一般。

    所以当永王要送来五百黑厮的消息传到京师,立刻获得了朝臣的众**赞。其实他们也希望因此能够过上鲜婢、黑厮伺候的新鲜日子。

    方家鸿很快意识到自己暴殄天物,守着台湾竟然没想到为皇帝家解忧。不过台湾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