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五六 峥嵘巨浪高比山(7) (第4/5页)
然,这种嫁给明人做正妻的鲜女,还要给人牙、媒婆一笔孝敬。 许多朝鲜商人也乐于招这样的明人当女婿,享受大明的国人待遇。起码借用女婿的明人户口,就可以在海西、河套等地大肆购买土地了。 隆景二年,整个大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地多人少的问题显现,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开始往西、北迁徙,或是往南出海,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法制和教育的普及让囚徒数量下降,使得大量朝鲜人、蒙古人成为了基础建设的主力军。 工部担心这些人做工不精细,检查日繁,标准更严苛。大明匠人们因为地位提升, 成了监工,对各种瑕疵更加不肯放过,无意间也推动了工程质量的提升。 即便如此,大明本土各州县,仍旧受困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新兴的蒸汽机还不足以大规模取代人力。于是,驻守在辽宁的近卫第二军萧东楼部,于隆景二年六月进入全军动员,向北面的蒙古部落发起进攻。 这次进攻的目的不在于一城一寨,也不是单纯地呼应漠南作战,主要是为了东部蒙古的人力资源,用以支持整个辽宁,乃至海西的土地、矿产开发。 “这些蒙古人除了劳力,也没什么对大明有用的地方了。”萧东楼摸着眼罩:“大军驱捕为主,不要乱杀人!” 第二军上下都是在辽东有土地的,非田地则矿场,谁都知道人手不够用。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就算上头不下令,他们也不舍得乱杀人。 曹宁对此却是兴趣缺缺,道:“随你,我只想捞些功劳退役回乡。” “你怎么了?”萧东楼好奇问道。 “一把年纪了,也该回去赡养老娘,传宗接代了。”曹宁叹了口气。 萧东楼知道曹宁有个老母亲,跟他弟弟一起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